激流!捲仔(何氏棘魞)的食性攻擊法

Last modified date

10153147_965617753453692_3346191456956483389_n

在台灣各地釣獲的捲仔,都曾發現到一個有趣的現象,解鉤時他們難免會吐出食物,經常會看到蝦虎這種小魚,有幾次在花蓮作釣,遇到原住民朋友在處理捕撈的魚獲,特別過去看下胃袋,大多是蝦虎跟昆蟲、或是小蝦,反倒是少見溪哥等游速快的魚種,更讓我對這魚種的食性產生興趣。

愛釣捲仔的朋友,應該都注意過,它們很喜歡在障礙周圍活動,為了解開心裡的疑惑,曾經潛在溪流裡,觀察捲仔到底窩在這種地方幹嘛!?

當然是在等食物吃。

中魚後雖然很會衝,但它們就跟石賓或是苦花一樣懶,若沒必要移動,大多就會窩在有食物來源的地方,只要安穩的等著順水送來的美味佳餚,何苦浪費力氣猛追,柿子總是要挑軟的吃。

引用台灣魚類資料庫的文字 –

初級淡水魚。喜歡棲息於水流稍急、河底為礫石之河段,性活潑,而善跳躍,以水生昆蟲、小魚、蝦、藻類和水生植物碎屑為食。

捲仔的嘴形朝下又沒有牙,溪哥、馬口對它來說,攻擊的失敗率偏高,但蝦虎、昆蟲或小蝦等就不同了,這幾種生物的動作比較緩慢,且在流水中的運動能力很差,捲仔的主要活動區域的水流多半比較湍急,這些小生物一旦進入它的覓食/攻擊範圍,就難逃魔掌。

不過捲仔偶爾會追擊小魚,但多半會發生在它沒咬中的狀況,快到手的食物怎可能放棄,這時會離開安全區追殺,但是像鱸魚一樣主動攻擊小魚的狀況,鮮少觀察到。

DSCN2106

並不是說 minnow 或是 Crank 對捲仔無效,在流水中,要到達捲仔的覓食區,就得靠舌板,可水越流,這幾種路亞的泳姿更容易受到側流的影響,而且很容易偏離標點(捲仔躲藏的障礙區)。

就跟絕大多數的溪魚一樣,流水越急的地方,就越容易有大魚,呼應前面所說的幾個關鍵字 – 捲仔很、喜歡躲在流水障礙區伏擊,既然如此,那乾脆投其所好,主動把食物送上門吧!

BSSP

上圖是我個人蠻常用的方法,而且可以在一個河段反覆的測試,直到中魚為止;與其找大舌板的路亞去潛水,不如直接用 Spoon 或是 Inline Spinner、甚至小鐵板,Jighead+軟蟲等,讓流水帶著路亞敲底,不需要激烈的動作,就像Slow jig一樣,緩速的跳動,模擬順水而下的小生物,邊操竿邊放線,飄遠了再收回來,路亞的重量以水流大小來選擇,之所以比較常用 Inline Spinner,是因為可以自己做(掛底不心動),而且重量集中,下沉速度快,加上亮片很容易就旋轉,不太需要操作就可以放閃光,咦?!這能算是懶人釣法嗎?

OLYMPUS DIGITAL CAMERA

這個方法較適用有一定距離的流水河段,這樣才有足夠的空間發揮效果,畢竟水越流,路亞被帶走的距離就會越長,作釣範圍如果很小的話,可能晃沒幾次就得收回來。

犬青

我愛釣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