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吋小蝦的哀愁~ 黑鯛就愛吃那一味
最近常去的黑鯛釣點,魚體都偏小,生化沙蟲經常會被咬斷,可能是小黑的咬法就像上面那張照片ㄧ樣,從尾端開始往前吸,一個不小心就斷尾了,無獨有偶,剛好找到幾隻放了10年的1吋小蝦,很適合一口吞,於是這一週都在用力的測試這款軟餌。
先用生化沙蟲確定過幾個標點的魚量後,立刻改用小蝦,原本一次拋竿最多會來個5,6次咬訊,卻變成5,6次拋竿才偶爾啄一口,而且還馬上吐掉,想揚竿都沒機會,一旦改回來生化沙蟲,又回復熱烈的咬度。
其實並非小蝦沒用,若是其他的對象魚,像吉利吳郭魚,我想還是有一定的效果,可對黑鯛來說,特別是這種不到15cm長的小朋友,味道似乎是最主要的誘因,就算生化沙蟲只剩半尾,還是照樣會咬,但很可惜的,小蝦只有塑膠味,縱然會來咬一口,小黑發現苗頭不對就吐掉了,看來想要有所收獲的話,還得再繼續測試。
16 Responses
發佈留言
很抱歉,必須登入網站才能發佈留言。
從這幾篇文章的照片
應該不難看出來
用的都是Worm hook
大家一起研究一下吧。
Stinger hook 要用的話也有很多種方法。上圖是專用的,也有人買不到時用小號的三爪鉤,也有人用單鉤。
單鉤 + 掛底率高的情況,用小型worm hook 如何呢?鉤尖只在魚咬餌時才露出,也許好一點點吧。
希望你找到你適用的方法。:)
正如前面的回應中所提到的
台灣的釣場障礙太多了
若用這種附掛鈎組的話
可能每一竿都掛底
http://www.motackle.com.au/media/images/products/Twinex-horz%20250.jpg
http://www.motackle.com.au/media/UserFiles/Image/Pictures/Gam–Twinex_450.jpg
以前打來說
當咬度真的不太好的時候
用青蟲往往會有不錯的收獲(可雜魚也常吃鉤)
然而 前打使用蝦/貝/蟹
除了過濾雜魚外
一方面也是順應「民情」
同樣的理論也可以用在路亞釣上
就我的經驗
黑鯛還是喜歡欺負軟柿子
所以蟲子 對他們來講 看到都會想咬一口
且軟餌蟲/蝦耐咬多了(也咬不死…呵呵)
所有的動態都是靠操竿來表現
這也是用軟餌釣黑鯛有趣的地方
呼應一下前面所講的
普遍來說…生化軟餌(不管是蝦/蟲型)效果是最強的
如果單純的想釣到魚的話
只用那種軟餌作釣 都會有成績
在這個條件下
樂趣就在 找到魚窩 跟 逗魚上鉤
目前去過的釣場
多多少少都有黑鯛的家
只要找到了 就不怕沒魚
但難就難在怎麼弄到它咬餌著鉤
我會採用軟餌釣組(德州/卡羅萊納)+曲柄鉤的配置
無非是因為台灣的水下環境太「障礙」
連腳踏車都有得撿
這樣的設定雖然讓著鉤率下降一些
好在有適合的鉤子可以用
還算能維持一定的著鉤率~
若掛底率很低的點
也是會採用jighead作釣
只是這樣的場子
在台灣 是很難找到~
至於軟餌的變換
這就見仁見智
對我來說 實驗也是路亞釣有趣的地方
當瞭解對象的習性後
找出有成效的多種方案
是一種滿足
黑鯛畢竟還是偏底食性
在這個基礎上
軟硬餌都可以使用
只不過因習性的差異
硬餌的釣獲率實在不如軟餌 甚至黑鯛頭
關於黑鯛釣的資料
有時間我會再整理跟大家交流~